敢于擔當范仲淹 |
點擊次數(shù):12561次 發(fā)布時間:2018/7/19 |
為人苦奮 為官廉儉 范仲淹兩歲喪父,孤兒寡母生活難以為繼,其母只好改嫁朱氏。幼年的范仲淹就備嘗人生的艱辛,但因此也磨煉了他的意志。他窮則愈奮,發(fā)奮苦讀,終于叩開科考之門,后又去應(yīng)天書院苦讀4年,每日三餐以凝粥為食,但學問卻勇猛精進,為日后成為千古名臣砥勵了品格,打下了學識根基。 如果說范仲淹童年、少年備嘗艱辛實屬人生無奈,但他登第出仕后仍過著清苦的生活,則是儒家士人修身的自覺。縱觀范仲淹從政生涯,其廉潔崇高、敢于擔當,可謂行為世范、高山仰止。 大中祥符八年(1015年),范仲淹科舉登第后步入仕途。最初在安徽的廣德縣任司理參軍,即相當于現(xiàn)今的縣法院審判員。他為人耿介,常抱著案卷與郡守進行辯論,且將爭論的內(nèi)容記錄在板壁上,以至他離任時,板壁已再寫不下字了。司理參軍之職只是最底層的公務(wù)員,薪酬微薄,其時范仲淹的全部家當就是一匹馬,因囊中羞澀,以至他回家接母奉養(yǎng)不得不賣掉此馬以換取盤纏,而徒步回到故里。 范仲淹以廉儉治家甚嚴,要求子孫秉持簡約家風,其“子孫皆守其家法”。史載,范仲淹母親在時家里還很貧窮,其后雖然出仕發(fā)達了,但他廉儉之風不變,若家里沒來客人,餐桌上很少見肉,妻子兒女的日常用度僅能維持即可。俗話說,家嚴出孝子。范仲淹嚴謹?shù)募绎L涵養(yǎng)了范家子孫的節(jié)操,范家后人亦多以忠孝處世。 范仲淹曾在《上資政晏侍郎書》中表露心跡:本人雖然官小祿微,但一年的俸祿也有三十萬錢,百姓耕田一畝方收獲一斛,一斛所售不過三百錢。按此推算,則農(nóng)民耕田千畝才有三十萬的收入。如果遇上收成不好的年份,那么本人的俸祿用度相當于百姓耕種二千畝的收成。耕種二千畝田地,要花費多少人力物力,凝結(jié)了農(nóng)民多少血汗。若本人還不為國為民盡心盡力,飽食終日,那就成了“天之螟”“民之螣”了。范仲淹對天地及黎民常懷敬畏之心,知廉知恥之心可昭日月,殊為難得。 范仲淹晚年任杭州知州,其時許多朝中退休官員以及文人高士在西京洛陽筑宅安家,頤養(yǎng)天年。他在杭州的弟子們亦勸其到洛陽建宅安家,以娛天年,但他皆一一謝絕。據(jù)《言行錄》載,范仲淹入仕凡38年,官居參知政事(副宰相),一直保持廉儉之風,未增加一名仆役。 先憂后樂 敢于擔當 “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,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”,表現(xiàn)了范仲淹為官從政的強烈擔當意識。 天圣四年(1026年),范仲淹于泰州西任溪鹽官,此地瀕臨大海,常有海潮淹沒田地之災(zāi)。范仲淹致信知州張倫,建議修筑壩堰以防海潮,張倫閱信欣慰——不想部屬中有如此關(guān)心地方建設(shè)的人才,欣然采納范仲淹之議,并調(diào)任他任知縣,負責筑壩修堰事宜。范仲淹受命不敢懈怠,迅速組織民力物力筑修捍海堰,結(jié)果消除了海潮之患,使大量土地成為肥田沃土,受益百姓甚眾。 景祐二年(1035年),范仲淹由睦州調(diào)任蘇州,他新任職時,適逢洪水泛濫,莊稼顆粒無收。范仲淹一邊開倉賑災(zāi),救濟難民,一邊迅速組織人力疏通河道,興修水利,以徹底根除水患。在他的精心治理下,蘇州遂成魚米之鄉(xiāng)、人壽年豐之地。無論范仲淹到什么地方任職,他都非常重視農(nóng)業(yè)生產(chǎn),興修水利,培養(yǎng)人才。關(guān)注民生疾苦、為民辦實事,成為他從政生涯的鮮明特色。 如果說一位官員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政績,那是并不難的事,在官場上最難的事,是自己的頂頭上司犯有嚴重不正之風而去犯顏直諫。因為前者不僅沒有政治風險而且還會得好的名聲,后者則有直接的風險后果。但范仲淹不顧官場險惡,曾三次犯顏直諫,因而三次遭受貶謫。 天圣七年(1029年),皇帝欲率百官為劉太后祝壽,面對如此有違國體的行為,不少大臣私下頗有微詞,但沒人能站出來勸諫。秉性正直的范仲淹挺身而出,他直接上疏到劉太后那里,并指出皇帝“有事親之道,無為臣之理”,意謂皇帝孝敬太后可以在內(nèi)宮率宗族行孝親之禮,但若率百官在朝堂之上行禮,則有損國體皇威。范仲淹還在上疏中要求太后還政于仁宗。范仲淹此舉,無異于太歲頭上動土,結(jié)果,劉太后盛怒之下,將范仲淹逐出京師,發(fā)配到河中府(今山西永濟)任通判。范仲淹此舉,就連舉薦他在京任職的晏殊也不理解,責之有沽名釣譽之嫌,行為有失輕率。范仲淹不便頂撞恩師,回了一封言辭委婉的信訴說原由:如果身為命官眼見朝廷犯錯都不敢勸諫,就對不起那份俸祿,也對不起江山社稷;如果大家都放任不正之風,則國何以為堪?表明自己不愿做明哲保身的太平官。即使范仲淹被外放邊遠江湖,他仍然時不時上疏朝廷提出自己的一些利國利民的政見,由此可見其拳拳的報國之心。 不久,劉太后去世,范仲淹以其正直的名聲獲得朝野尊重,很快被皇上召回任專門規(guī)諫朝政的右司諫。其時宮中發(fā)生了因后妃爭寵而導致郭后誤傷帝頸事件,仁宗惱怒,加之權(quán)相呂夷簡進讒,便決定廢后。范仲淹認為,郭后并無過錯,皇上寵愛的妃子人品還不如郭后,廢后不僅有違朝廷先例,更擔心由此引起朝綱混亂,于是范仲淹上疏阻止仁宗廢后。其結(jié)果是觸怒龍顏的范仲淹被外放睦州(今浙江桐廬)任知州。 景祐二年(1035年),范仲淹再次回調(diào)京師,任禮部員外天章閣待制。范仲淹對朝廷選人用人相當關(guān)注,當時權(quán)相呂夷簡用人嚴重失當,呂怕生性耿直的范仲淹彈劾自己,便使計將其調(diào)任吏部員外郎權(quán)知開封府,以繁重的公務(wù)轉(zhuǎn)移其視線。而范仲淹不但將開封府治理得井然有序,而且抽空將呂夷簡用人不當以百官圖的形式供皇帝預覽。惱羞成怒的呂夷簡則先下手為強,告范仲淹越職議事、挑撥帝相關(guān)系,并結(jié)朋黨。這時朝中許多正直的大臣起來聲援范仲淹,卻正好中了呂夷簡污其“結(jié)黨”的圈套;实塾惺зt明,而呂夷簡生性奸滑,這樣,范仲淹被第三次外調(diào)京師,去饒州任知州(今江西波陽),一年后又調(diào)潤州任知州(今江蘇鎮(zhèn)江),后又去越州(今浙江紹興)赴任。但范仲淹每到一地,不是興農(nóng)桑,便是修水利,或辦學校樹人才,絲毫不見其處江湖之遠的抱怨情緒。 救國危難 治軍有方 范仲淹敢于擔當?shù)木癫惶乇憩F(xiàn)在每到一地為官做出斐然政績,面對不正之風哪怕是當朝太后、皇上、宰相之不正敢于斗爭。更殊為難得的是,當國家處于危難之際、存亡之秋,他敢于挺身而出,發(fā)揮中流砥柱作用。 北宋真宗時期,盤踞在甘肅、寧夏一帶的西夏國常威脅北宋邊庭,當時西北邊境吃緊,陜西安撫使韓琦向朝廷請求調(diào)范仲淹協(xié)助防敵,范仲淹遂由越州調(diào)任陜西經(jīng)略安撫招討副使。范仲淹來到陜西,經(jīng)實地探察,認為西夏乃游牧民族為主,強于行動之迅捷,而我方的御敵之策應(yīng)采取以靜制動的方略。但韓琦不以為然,決意以五路進討,結(jié)果損兵折將,也由此證明范仲淹軍事韜略的高明。 這時朝廷恢復了范仲淹天章閣待制的官階,范仲淹同時擔任永興軍兼延州(今延安)知州。范仲淹整軍經(jīng)武,裁汰老弱,起用能者,甚至大膽起用曾犯過錯誤但有能力的人。他認為現(xiàn)在邊庭局勢緊張,人才是最寶貴的財富,如果“有過”而棄之不用,則“有過”之人便會走向自己的對立面,正所謂“獸窮則變,人窮則詐”。陜西在范仲淹、韓琦的苦心經(jīng)營下,尚武之風興起,武備充分,西夏統(tǒng)治者懾于范仲淹威名,數(shù)年不敢輕舉妄動。 往事已千年,但范仲淹一身正氣、清正廉明及敢于擔當?shù)娜寮抑R分子風范,對我們今天的從政者如何做一個公道正派的好干部,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。 |
·上一篇:發(fā)揚釘釘子精神 好藍圖一干到底 ·下一篇:毛澤東的三步讀書法 |
打印本篇文章 關(guān)閉窗口 |
All right reseverd. Copyright 2011 版權(quán)所有 陜西水利水電工程集團有限公司
地址:西安市經(jīng)濟技術(shù)開發(fā)區(qū)文景路中段202號 郵編:710018
電話:029-89101580 傳真:029-89101580 技術(shù)支持:佳豪網(wǎng)絡(luò)